你的位置:J9九游会 > 产品展示 > 日军侵华长达14年,为何入侵印度5个月就放弃?原因令人哭笑不得

日军侵华长达14年,为何入侵印度5个月就放弃?原因令人哭笑不得

发布日期:2024-10-25 15:28    点击次数:200
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

根据二战时日军的计划,先攻中国后取印度,最后凭借中印两国以及东南亚的丰富战略资源一路向西平推,与德国会师从而达到瓜分亚欧大陆的美梦。

然而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侵略中国长达14年的、甚至让美军都吃尽苦头日军,却在入侵印度仅仅5个月后就宣告放弃,这是为什么呢?

背后原因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日本自从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正式宣告投降,一共在中国土地上肆虐了14年的时间,使得中华大地生灵涂炭、国家处在旦夕之间。

在这漫长的14年里,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凭借极为强悍的战斗力、装备精良的武器、以及所谓的“武士道精神”,相继占领了东三省,而在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军更是在短时间就攻占了大半个中国。

如果不是之后中国人民同仇敌忾,视死如归、顽强阻击敌人,恐怕整个中国都将落入日寇的手中,五千年文明古国将付之一炬。

在侵华战争之初,日军凭借军队素养和武器装备的优势一路上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但日本军政府并不满足在中国战场上取得的战果。

于是,就有了日军对美军发动偷袭的“珍珠港”事件、以及侵占东南亚诸国的一系列战役。在二战爆发初期,日军在亚洲战场上确实表现得非常强悍,不仅是在中国战场,就连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都被打的颇为狼狈。

而随着日本野心不断膨胀、战线越拉越长,使得这个弹丸小国越发的感到力不从心,开始出现了颓势。

到了战争晚期,日军分别投兵中国、太平洋,已然分身乏术。在亚洲其他战场上也是颜面尽失,大有一亏千里的态势。

与此同时,与日本同为“轴心国”成员的德国同样在欧洲战场被打的的找不着北,为了扭转颓势、改变战争走向,希特勒与日本军政府首脑经过好一番商讨,决定攻击印度。

至于为什么会将印度作为攻击目标,德日双方可是动了好一番脑筋的。因为当时的印度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政府为了统治这个物产丰富的国家,在这里驻扎了数量可观的军队。

德日这两个同盟国将印度作为扭转颓势的突破口,妄想速战速决拿下印度,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后方据点,继续实施其扩张的野心。

日军之所以有这么强的信心,是因为他们认定印度虽然有英军驻守,但是英国本土早已被德军围的孤悬海上,主力军和精英早就调回了英国本土。更别说不值一提的印度军队了,所以拿下印度简直易如反掌。

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确定好进攻印度的计划后,日军将首个攻击目标选在了位于印度北部的一座名叫英帕尔的城镇,因为这里不但位置重要、而且也是英国人主力发展的城镇,弹药、物资储存极为丰富。

只要日军先拿下了英帕尔,那么这里大量的战略资源以及各种设施便能够直接为日军所用,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除此之外,英帕尔的所处位置也是盟军向中国输送援助物资的必经之路,占领这里便可切断中国大后方的补给线。

既能够获得大量物资,又能遏制中国军队可以说英帕尔成了日军心中的兵家必争之地。

为了确保这场战役能够顺利实施,日本军政府可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派出了在国内有着“小东条英机”之称牟田口廉也亲率近8.5万装备精量的日军直扑英帕尔。

牟田口廉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战争狂热分子,正是他自导自演的“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

日军虽然派出了牟田口廉也这样高级别的将领来指挥近9万人进攻英帕尔,但不论是从最高指挥官还是普通士兵,都没有把英军与印军放在眼里,认为拿下英帕尔不过是在弹指之间。

牟田口廉也更是放出狂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英帕尔、洞穿印度的门户,继而长驱直入印度腹地。

战争最开始,日军的确是势如破竹,攻击非常顺利,打的英印联军毫无招架之力,大有一举拿下英帕尔的架势。

对此,牟田口廉也非常满意,在他看来,英帕尔已经是日军的囊中之物了,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何进行下一步军事行动。

可是很快的,牟田口廉也就被狠狠地扇了耳光。

前线传来消息,原本势如破竹的日军突然停下了进攻的脚步,甚至裹足不前,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不是来自英印军队的阻击,而是大自然。

英帕尔附近茂密俄树林、泥泞的山路让日军的行动颇为不顺,再加上印度潮湿的环境,使得疟疾、霍乱等疾病在日军内部大面积爆发,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战斗力。

这些非正常减员让日军损失惨重,而且驻守在英帕尔的英印联军也不是像牟田口廉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他们搞了一出“坚壁清野”,让远道而来的日军吃不到、喝不到,疲态尽显。

虽然日军在进攻印度前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后勤准备,光是用来牛羊、猪等牲口就足足准备了三万只。

但是让日军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在温和平原地带饲养长大的牲畜根本无法在印度持续的高温下存活。

没过多长时间这些牲畜就接连死亡,这三万只日军原本是为了长时间作战而准备的,可一下子死了那么多,日军就是人数再多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吃得了的。

况且在炎热的天气下这些肉短时间内就会变质,吃了拉肚子算小问题,严重的还会出现中毒的情况。

日军向来“锦衣玉食”,不像中国军队物资匮乏,为了填饱肚子野草、树皮都是“家常便饭”。

肉食的饱腹感很强,在没有肉食的情况下,日军准备的大米豆类等各种粮食在短时间内被迅速消耗,很快就陷入到了没有粮食的困境。

而印度的天气也成为了绞杀日军的武器,频发的雷暴天气使得英帕尔附近大雨倾盆,大量雨水将泥土地变的泥泞不堪、甚至连成了宽达几十米的大河,使得日军无法前行。

而且雷暴天气使得日军提供物资的飞机无法飞行,这就使得几万日军被困在英帕尔城外,既动不了、也没有后勤补给,纵使日军各个战斗力惊人,也架不住好几天不吃饭。

到了最后,8万多日军根本无力拿起武器,而是到处寻找可以裹腹的食物,生存的渴望已经完全取代了战斗意志。

再加上炎热潮湿环境带来的疟疾,让日军多数士兵都死在其中。

在这种局面下,近9万日军早已经是溃不成军,成了一团散沙,英印联军瞅准机会就是一顿反击,但日军已经完全没有了招架之力。

日军从3月初出兵,到7月份再也坚持不下去狼狈撤军,一共不到5个月的时间,几乎全军覆没,这也成了日军在亚洲战场上最惨痛的失利。

日军在英帕尔遭遇的这次惨痛失利,说明当时的日军已经是穷途末路,盲目的自信和对对手的极度蔑视最终让日军吞下了这次苦果。